孙卓回家,续集如何演?
2021-12-15 16:08:02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
另一支靴子终于落地了,电影《亲爱的》在现实中迎来了圆满的大结局:男二号韩德忠的原型孙海洋,历经十四年的苦苦寻找,结束了撕心裂肺的煎熬,终于与失散的儿子孙卓团聚了。《亲爱的》是取材于真人真事的文艺作品,绝对是真的有正能量。每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,我都喉头哽咽,为孙海洋仍然在寻子路上而难过,可我又爱莫能助。电影有了结局,可现实中的“续集”却刚刚开始,这就是孙卓回家的善后问题,法律怎样处理孙卓的养父母,才最合适?梳理这个案件时,我们又发现了哪些问题?

网络上是一片对孙海洋一家的祝福声,同时声讨人贩子和买家。“没有买卖,就没有伤害”“买家与人贩子同罪”“要判人贩子极刑”“他们不是养父母,是买家”“不可以原谅养父母”,甚至有人更激动地说,“要在小学教科书里就写明,被拐儿童绝对不能感恩养父母”……

有时旁观者真未必清。人性是复杂的,尤其是情感方面,在某种特定条件下,是与非很难泾渭分明。法律与情感纠缠在一起时,很难厘清。孙卓已经完全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情了,在他的记忆里,养父母就是亲人。他说养父母对他非常好,有时喝牛奶,只给他一个人喝,不给两个姐姐。假如孙卓不是拐来的孩子,那简直可以说养父母对他恩重如山了。可对于孙海洋来说,孩子买家和人贩子一样,是不共戴天的仇人,而真把买家送进大牢,孙卓又会受到二次伤害!人心都是肉长的,这种时候会左右为难。

第一个难题:家长如何处理好与孩子养父母之间的关系?

首先是放下仇恨。有人站在绝对正确的高度说,如果不让买家受到应有的惩罚,就永远不会天下无拐。——显然,这种观点是正确的,却不实事求事,可操作性不强。电影里田文军原型彭高峰的做法就值得借鉴。他把孩子接回来,孩子很难割舍养母,经常想“家”,想“妈妈”。彭高峰就做到了放下仇恨,主动买些东西带上孩子去看望这个给自己带来巨大戕害的女人,这得是多么大的容人之量!要知道塞翁失马的道理,此时放下仇恨,冰释前嫌,孩子就有了双份的亲情,坏事就此变成了好事。反之,如果总是耿耿于怀,那么这种恩恩怨怨,会生生世世没完没了。如果相信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的话,那么就在此刻把心中的郁结完全解开吧。可我觉得,在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,他们总在纠结过去,使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中。

其次是要教育孩子感恩养父母。有人建议被拐孩子要重新认识养父母,要化感恩为仇恨,不然对不起亲生父母。这种观点绝对错误,会把孩子变成坏人!假如亲生父母灌输给孩子这样的观点,那孩子的心理健康将出大问题,道德品质将断崖式下跌!对于孩子而言,尽管养父母的爱是畸形的,可毕竟这么多年他们像对亲生儿女一样嘘寒问暖,衣食住行样样照顾得淋漓尽致,所以必须要有感恩之心。能对养父母好的孩子,对亲生父母会孝敬有加。假如孩子瞬间一翻脸,对养父母满腔仇恨,那就难保有一天他也会对亲生父母怒目相向,做出忤逆的事来。他的理由很简单:养我十多年的人都被我炒了鱿鱼,你们这些年从来没养过我,没尽到父母的义务,那我又凭什么要孝敬你!这样的结局是最悲摧的,会人为打造出一个不肖子。孩子找回来了原本是好事,可剧情一反转,就成了坏事。所以,用善良去感动别人,用善念去同化世界,会让买家一辈子生活在愧疚与自责里。

第二个难题:人贩子能轻易得逞,有谁给他们开了方便之门?还要追究哪些人的法律责任?

同样以拐卖人口真实案例为原型的电影《盲山》给出了部分答案。故事中,女大学生被人贩子拐到深山里,却求救无门,生不如死。警察和村干部不但不帮她伸张正义,反而成了邪恶势力的保护神。白岩松就对孙卓被拐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,认为一个来历不明的孩子却能在公安机关上了户口,说明个别掌握公权力的人有渎职行为。所以,笔者以为,打拐过程中,不但要把人贩子绳之以法,而且要追究把被拐人口黑身份洗白的公职人员的责任。为了被解救的孩子的身心健康,完全可以放过买家,只要抓住问题的关键,判人贩子死刑,双开相关公职人员,拐卖人口现象一定戛然而止!

第三个难题:本应该是淳朴善良的乡亲们,却把自己家的传宗接代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,如此伤天害理,人心是怎么变坏的呢?整个社会又如何重拾善念呢?——这个话题太大,得用专著论述。况且,说多了,本文一定会被全网封杀,那就暂时“挖个坑”吧,等到条件适合时再把它填上。

山雨欲来 2021.12.15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